這個寧波人策劃的明式家具展,開到了西溪濕地
梁山伯一百零八將的頭把“交椅”宋江坐的交椅是如何模樣?南宋寧波望族、丞相世家的史氏官帽椅又是如何?中國明式家具對世界家具發展又有多少影響.....
今天(12月16日),寧波一家民間家具博物館的明式家具藏品在杭州的西溪濕地藝術集合村的“蓮”美術館進行了展覽。“蓮上明室人文空間展”由寧波千工甬式家具博物館“吳風明室”主辦,穿越千年的古人生活人文空間呈現在濕地的優美風景中。
交椅
著有長篇小說《茶人三部曲》的國家一級作家、同樣也是明式家具愛好者的王旭烽也來到現場。她說:“明式家具,是我們中國文人的最愛,它高貴、簡約、具有人文氣質,它的價值是超越任何時代,顯示出永恒的美。”
在一張清代中期明式家具風格的“清供”大案前,王旭烽仔細地觀看了上面的“蝠化龍”的圖案。她說,中國古人的生活空間其實挺有情趣的。比如“清供”,就是以一些小的物件或者小的水果、植物在案幾上的擺放,來傳達自己的審美理想和生活趣味。“讀書人席地而坐讀書,還有憑幾,可見古人生活的精致。”王旭烽在現場說。
王旭烽(女)在觀展中
明式家具對世界家具發展的影響是巨大的。十八世紀英國家具大師奇彭代爾(1718-1779)在《家具指南》中描述,在世界的范圍內,可以以“式”相稱的家具類型僅有三類,即明式家具、哥特式家具和洛可可式家具。其中,中國的明式家具位居首位。
這次人文空間展也帶去了世界家具史上具有代表性的椅子作品。主辦者的這番設計,也是為了說明明式家具對世界家具設計的影響。在展廳展出的丹麥設計師魏格納設計的Y形椅,與一旁的圈椅有異曲同工妙。他親口承認,他的創作靈感來自于中國明式家具。
作為茶文化研究者的王旭烽,也從一把椅子架構中的“羅鍋撐”中,看到了紫砂壺“提梁壺”的影子。“中國傳統文化特別是傳統器物中的一些東西,經過現代人的抽象、提煉,是可以為現代人的日常生活所用的。”王旭烽說。
“蓮上明室人文空間展”的策劃人、千工甬式家具博物館副館長吳圣超介紹,舉辦這一展覽的初衷是為了傳播明式家具文化,讓中國的傳統美學進入中國人的日常生活,為當代生活立傳。“比如,中國人該有自己怎樣的書房和茶空間?明式家具是一個很好的平臺和載體。”
今年以來,為推廣明式家具文化,“吳風明室”先后舉辦了多場展覽。8月,在寧波圖書館舉辦“棲心于木”——明式生活美學展;9月,參加寧波文博會,獲得最佳展品獎。11月,參加浙江書展,推廣傳統書房文化。
“明式家具可以在中國傳統文化的對外傳播中,起到更大的作用。”王旭烽,這位參與過杭州“G20峰會”各國茶席設計的作家、學者如此說。作為杭州亞運會茶文化策劃團隊主要參與者的她透露,杭州亞運會也許為廣大的運動員、教練員和官員設計中國文化特色的“茶空間”,而空間中擺放明式家具也許會是一個不錯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