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藏|一寸匠心納乾坤,七十一載微縮家具的東方美學
在上海老城廂那充滿煙火氣的角落,藏著一位能與時光對話的神奇人物——71歲的黃師傅。
黃師傅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是:“我做的不是模型,是會呼吸的歷史。”
中國家具從古老的席地而坐演進到如今的垂足而居,這三千年的風云變幻,就在他的刻刀下被展現得淋漓盡致。
點擊觀看視頻↑
微縮模型的制作,在我國古代便已頗具淵源。古時文人墨客喜愛的案頭清供,那些精巧的微縮景觀與器具,無一不彰顯著古人的高超技藝,以及他們獨特的審美意趣與深厚的文化底蘊。就像那些細致入微的亭臺樓閣微縮模型,一梁一柱、一瓦一檐,皆與真實建筑別無二致,叫人不得不驚嘆于古代匠人的鬼斧神工。
而黃師傅對微縮家具的這份熱忱,追根溯源,是源于他對中華文化骨子里的熱愛。從我們最初的家具——一張席子開始,這一路的發展歷程,深深吸引著他,讓他一頭扎進去,便是長達半個多世紀的執著。
踏入黃師傅的工作室,就仿佛進入了一個微觀的奇妙世界。榫卯結構精準得嚴絲合縫,黃花梨的紋理中仿佛藏著歲月的秘密,文房四寶更是栩栩如生。那件名為“案上云煙”的作品,物品依舊擺放著,仿佛主人剛剛離去,空氣中還殘留著筆墨的淡淡香氣。
或許很多人之前并不知曉黃跟寶師傅的名字,但他的成就絕對令人贊嘆——三次打破吉尼斯世界紀錄,他制作的微型小提琴堪稱一絕。當被問及后來為何轉向微縮家具的制作時,他笑著說,一開始只是單純的愛好,后來覺得做家具能形成一個完整的系列,很有意義,便一直堅持了下來。
如今的黃師傅,早已看淡了往日的輝煌,他一心撲在展現江南獨特風情這件事上。他將自己的熱愛轉化為一種濃厚的人文情懷,開創出了獨具魅力的微縮藝術。他滿心期待著,大家在看到他的作品時,能夠沉浸其中,領略東方美學的獨特韻味。
這些年,黃師傅帶著他的微縮家具走出國門,走向世界。每到一個國家,他都不厭其煩、滿懷自豪地介紹著中國的傳統文化。他希望通過將作品做成系列展出的方式,讓更多人認識、了解中國文化。
當傍晚的暮色悄悄籠罩工作室,江南庭院微縮模型上的燈籠亮了起來。那精巧的亭臺樓閣、郁郁蔥蔥的花草樹木,哪里僅僅是模型,分明是東方美學的生動呈現,是黃師傅文化自信的有力彰顯。
黃師傅用一生的熱愛與堅持,詮釋著他對東方美學的理解與宣揚。正是因為有像他這樣懷揣著文化自信,在自己領域默默耕耘的人,中國的文化之美才能在世界舞臺上綻放光芒,被更多人看見、欣賞。愿我們都能從他的故事中汲取力量,堅定文化自信,讓東方美學走向更廣闊的天地。